为汲取同行先进经验和专家意见,推动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文学与传媒学院于12月11日—12日举办了师范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导项念东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俞晓红教授,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健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张爱玲教授和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导张秀松教授五位专家出席会议。

11日下午,在逸夫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认证研讨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党委委员、副校长杨维志,科研处处长林永,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文艺,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德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影,副院长李娟、满建,文学与传媒学院唐爱华教授、蒋宗霞教授,以及汉语言文学教研室全体教师等。


首先杨维志致欢迎词,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杨维志介绍了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阐述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之社会价值的思考,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早日通过专业认证,更好地以文化服务地方;专家代表项念东作了简短的致辞。之后,与会人员在逸夫楼前合影。

随后,由多次担任过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的俞晓红教授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专业认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诸项问题,其他专家也分别结合自己学校经历过的专业认证介绍了各自的经验。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周勇博士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俞晓红教授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评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其他专家和参会老师亦对培养方案提出了大量修改建议,项念东教授尤其对专业认证的时间进程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12日上午,在教学楼础303室,五位专家与汉语言教研室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项念东教授作了“作为一种诗学方法的‘诗史释证’”的富于启发性的学术报告;张秀松教授和王健教授亦作了报告或发言。本院教师周勇、傅华辰博士则分别作了题为“北宋汴河诗词中的文人心态初探”“孔子的聆听观点和聆听方法”等学术汇报,俞晓红教授、朱曙辉博士等进行了精彩点评。此外,五位专家还分别在招聘大厅给学院汉语言专业为主的同学作了学术讲座。

本次研讨会恰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科研平台的建设、学术方向的提炼和学生科研意识的启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为我校下一步做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也为我校高质量完成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周勇 审核:张德岁 编辑:邢雪娥 新闻编号:2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