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党委,各单位(部门):
为抓好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推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师生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对于印发“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驳迟;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2〕3号)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我校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走过的非凡十年,广泛宣传党和人民创造的新作为新业绩,分两个阶段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以“青春献礼”为重点,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从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强信心,用青春唱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积极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以“奋进担当”为重点,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巡讲,切实把学校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切实激发广大师生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二、主要安排
第一阶段:迎接党的二十大
1.聚焦北京冬奥会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宣讲报告会、交流研讨会、主题党团日活动等方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的重要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责任担当,切实将北京冬奥会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师生爱党报国的实际行动。
责任单位:宣传部、团委、组织部、学工部、各二级党委
2.聚焦“我们这十年”开展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征集展示活动(3月至9月)
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围绕“我们这十年”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主题引领,鼓励师生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组织广大师生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深入走进不同实践领域、不同社会群体,通过“今昔对比”“代际对照”等方式,策划创作短视频、贬5、九宫格、金句集锦等优秀融媒体作品。各单位也可在以往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同类主题优质作品,组织师生通过音视频混剪、图文影音转换、主题时空拓展等不同形式,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再生产。
责任单位:宣传部、团委、学工部、各二级党委
3.聚焦重大成就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5月至8月)
要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抓手,深入挖掘本地区和学校各类实践资源尤其是“四史”宣传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领会时代新人培育的现实需求,着眼厚植情怀、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等方面,就地就近遴选对接一批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结合课程教学,做好实践体验安排,并明确教师职责。7月—8月,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结合对国家战略的实践服务以及深入基层一线的实习考察,集中开展实践体验教育,引导师生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责任单位:团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各二级党委
4.聚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足迹开展学思践悟寻访分享活动(3月至9月)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重要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重要足迹,通过实地探访、历史寻访等方式,引导师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的工作历程和重要考察足迹,研学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精神要义,充分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世界胸怀和历史担当。
责任单位:团委、宣传部、学工部、各二级党委
第二阶段: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
5.迅速兴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党的二十大召开后)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校及时组建专家宣传团、辅导员宣讲团、大学生骨干宣讲团,依托思政课教学、主题党团日等渠道,广泛开展全覆盖学习宣讲活动,做到领导干部带头领学、专家学者深入导学、先进人物进校促学、青年学生踊跃互学。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各二级党委
6.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青春使命教育(11月至12月)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党的二十大明确的思想内涵、战略部署、行动指南等方面,强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生指导,以“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为内容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青春使命教育,结合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有关要求,通过构建党政军企与学校互动共享融通机制,组织学生深入行业公司进行调查,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实践服务等,深化青年学生对“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认识与实践,引导师生自觉将“小我”成长融入“大我”奋斗,将人生选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
责任单位:团委、宣传部、学工部、各二级党委
叁、组织保障
(一)强化整体统筹。将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的各个阶段贯通起来,将本地区、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和品牌性标志性创新性工作联动起来,将当前工作和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统筹起来,作出专题部署,提出具体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相关活动、网络发布内容和提交作品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低级红”等错误,坚决防止形式主义。
(二)突出师生主体。围绕各阶段要求,充分发挥师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教师党支部等重要作用,为师生创作优秀作品、开展生动实践、促进共享交流提供条件,加强保障。
(叁)强化宣传联动。广泛宣传,提升工作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不断增强宣传效果,共同营造强大声势。
党委宣传部
2022年4月25日